11月19日,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办美育教师聘任仪式暨“泥人张”非遗文化大讲堂。《今晚报》、融媒津南公众号对此进行了报道。
泥塑艺术走进天津海运职业学院
![](/__local/6/77/B2/3601E51F5BA1B42F81B3C8872F0_D51BC550_21326E.png)
![](/__local/F/D9/B2/793721371D6CB90447FF4175550_400CCFED_6F962.png)
本报讯(记者刘桂芳)昨天下午,一场生动有趣的泥塑讲座和体验活动在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行。来自泥人张彩塑工作室的传承人栾光荣,为大学们讲解泥塑艺术的历史与现状,指导学生们捏泥人,感受泥塑艺术的魅力。
在体验环节中,栾光荣把准备好的材料分给现场的同学们,然后边示范边讲解。现场的学生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泥塑艺术,对手中的黄胶泥感到有些陌生。在栾光荣指导下,大家有的反复揉搓泥团,熟悉手感;有的借助工具对泥团塑型。在动手体验的同时,学生们感受到每一件栩栩如生的泥塑作品,在从泥团到艺术品的变化过程中,都融入了非遗传承人精湛的技艺。栾光荣对记者说:“‘非遗进高校’的活动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舞台。这类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为年轻人播下了关注非遗的种子。将来无论他们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职业,对非遗的亲近感和熟悉感都会促使他们去关注和传播非遗。”
活动中,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向栾光荣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为该学院美育课程特聘教师。之后,他将定期为该学院的学生带来泥塑艺术方面的课程,让非遗更深入地走进大学校园。栾光荣还为现场的学生们进行了关于泥塑艺术历史与现状的讲座,帮助大学生们更好地欣赏泥塑艺术之美。
图为活动现场。本报记者刘桂芳摄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聘任美育教师传承非遗技艺
![](/__local/A/C8/D3/A0E87E1E1530F30493EEE1129EF_7FAE7C97_1C4F5F.png)
日前,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举行仪式,聘任天津泥人张彩塑工作室工艺美术师栾光荣担任该校美育课程特聘教师,旨在推动国家级非遗项目走进校园,讲好天津故事,做好津派文化保护传承。
仪式上,栾光荣从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相关负责人手中接过聘书,今后,他将定期为该校学生讲授泥塑艺术方面的课程,让非遗文化走进大学校园。“‘非遗进高校’为我们搭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它最大的意义是在年轻人心中播下关注非遗的种子。”栾光荣表示,“将来,无论他们在哪里生活、从事什么职业,对非遗的亲近感和熟悉感都会促使他们去关注和传播非遗。”
聘任仪式结束后,栾光荣走上“美育大讲堂”,为学生们讲解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泥人张彩塑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泥人张彩塑的历史、特点、制作技艺及发展现状等,使同学们对此项非遗技艺有了初步了解,能够更好地欣赏泥塑艺术之美。
据了解,“泥人张彩塑”始创于清代道光年间,是天津市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该技艺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其作品艺术精美,影响远及世界各地,在我国传统民间手工艺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